在高等教育不断推动创新实践的浪潮下,舞蹈学院成功举办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参赛项目答辩会。此次活动汇聚了学院师生的智慧结晶,指导教师与项目负责人悉数到场,围绕公益、AI、农耕、养老、非遗、新媒体、舞美等多个前沿且富有社会价值的领域展开深入探讨与展示,充分彰显了舞蹈专业学生在跨学科创新实践中的能力与担当。


以公益为导向的项目充分展现了舞蹈学院学生的人文关怀。通过服装捐助的方式,帮助家庭困难的儿童;通过特殊教育中音乐剧的方式,为特殊儿童群体带去温暖与希望。指导教师从艺术教育与公益实践的可行性层面,提供专业建议,让项目在落地执行时更具系统性与持续性,为公益事业注入了独特的艺术力量。
科技赋能舞蹈创新
AI与舞蹈的融合项目,无疑是答辩中的一大亮点。学生们借助人工智能技术,围绕舞蹈编排、演出、文旅等方面进行开发,并将人工智能技术多维度运用于舞蹈教学、舞蹈创作等。指导教师从技术应用与艺术审美平衡的角度,为项目提供关键指导,助力团队在技术创新的同时,确保舞蹈的艺术灵魂不受损,让科技成为舞蹈创作、文化传播的有力助手。
传统与现代的碰撞
通过新媒体平台,以短视频、直播等形式进行传播,让更多人了解非遗舞蹈的魅力。舞美设计项目则专注于打造沉浸式舞蹈舞台,运用光影、多媒体等手段,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。指导教师在文化传承的准确性和舞美设计的创新性上严格把关,使项目既保留传统文化底蕴,又符合现代审美需求。
社会需求的积极回应
聚焦农耕、养老领域的项目,体现了学生们对社会现实需求的敏锐洞察。在农耕主题项目中,学生们以非遗文创为载体,创作与农耕文化相关的艺术作品,并通过旅游规划、农耕体验等助力乡村文化振兴。养老项目则通过AI制定智能 方案,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,促进其身心健康。这些项目在指导教师的专业指导下,充分考虑目标群体的特点和需求,让舞蹈在服务社会中发挥更大价值。 此次答辩会不仅是舞蹈学院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的集中展示,更是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的一次成功实践。通过跨学科的项目探索,学生们将舞蹈专业技能与多领域知识相结合,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养与社会竞争力。未来,舞蹈学院将继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,为学生提供更多支持与平台,鼓励他们在更广阔的领域发光发热,创造出更多具有社会价值与创新意义的成果。
编辑/王丹
审核/王丹、隋文博、周铎
审核/王丹、隋文博、周铎
浏览量:11